萨摩耶狗狗多年见到主人?
我见过的最忠诚的狗就是边牧,但是很聪明却不听话;其次哈士奇也挺忠诚,但不聪明也不听话;再次是阿拉斯加,非常听话而且忠诚。 至于萨摩耶,我没养过,所以并不了解。不过看网上视频,感觉也是智商很高的样子..
我家以前养的是小土狗,特别聪明,我们叫它“黑子”。 黑子很聪明,会开门,会爬楼梯,会用板凳和筷子吃饭(用筷子的时候你得有一双干净的手),还喜欢和小朋友玩儿,不过从来不欺负人,相反,看到小朋友哭,它会去安慰。 黑子的记忆很好,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地玩,大概十天左右吧,回家的时候它竟然能认出我来!直接跑过来用头撞我,还很高兴的样子,似乎在说,可算把主人等回来了!
还有一个特点,一般来说,小型犬对陌生人的戒备心理要比大型犬强,因为个子小,容易被袭击,所以如果家里来了陌生人,小狗一般会冲他叫,或者躲起来,而如果是大狗,则很少有这么激烈的反应,除非真的被刺激到了...当然这是一般情况,也有例外的。
比如,我家来了一只老鼠,猫没有反应,黑子却激动地乱蹦乱跳,差点没把房顶掀了... 这只老鼠应该是认识黑子的,否则不会这么兴奋。
郜昂优质答主狗狗见到主人的反应,与他们与主人的感情深浅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它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1、恐惧反应的习得性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狗狗会将事件与当时的刺激因素联系起来,当再次遇到相同的刺激因素时,就会产生相同的反应。比如狗狗第一次见到主人的时候,有人突然冲过去抱它,或者突然发出很大声响,很可能会使它受到惊吓。而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在见到主人的时候发生的,就会造成以后每次见到主人,都会觉得有事情要发生,从而产生害怕、焦虑的情绪。其实这样的反应对于保护狗狗本身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反复导致这种反应越来越强烈,最后导致见到主人总是惊恐不安地跑开。
2、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训练
这个的解释稍微复杂一些,打个比方,把“食物”视为“铃声”,“吃食物饱了”视为“唾液分泌”,那么“见到主人——马上离开主人——马上给它食物——吃饱了——重新见到主人”,这个过程中“见到主人”相当于听到了铃声。每次见到主人之后,只要他没有追着给狗狗喂食物,这种“条件反射”训练就相当于完成了。时间久了,哪怕没有给狗吃东西,只要见到主人就马上离开,就能够获得饱腹的效应,因为“肚子饱了”这个事件与离开主人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就会反复出现同样的行为。
上面说的两种情况的治疗或者矫正方案其实是类似的,在训练之前应该有80%的把握确定属于哪一种情况,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训练过程中,应当绝对避免狗狗情绪失控的情况发生,任何一次的失控,对于训练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