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吃什么补?
人体的微量元素必须通过食物来获取,一般很少通过药物来补充,因为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非常少,但是又必须保持一定的含量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因为缺乏而引起疾病,通常都是慢慢积累的,比如钙缺乏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缺钙,铁缺乏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等等;但是如果长时间过度摄入某种微量元素则会引起中毒,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已经明确身体缺少哪种元素就应该从膳食中添加含该元素的食物。 例如:
1)缺铁:可以适当多吃点猪血、猪肝、海带、黑木耳等富含铁的食物。
2)缺钙:适当多吃一些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
3)缺锌:可以适当吃些海产品(贝壳类)、动物内脏、瘦肉、坚果类等含锌丰富的食物。
4)缺硒:除了适当摄取富硒食品外,还可吃一点麦芽和粗粮,因为这些食物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不过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单一从饮食上想完全纠正身体的微量元素缺失是远远不够的,必要时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特别是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孩子,更不可盲目补充。
人体每日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易于满足,故一般不需要制订特别的供给量。正常发育的人体,每日从皮肤、呼吸道、汗液等途径排出的微量元素,可从平时膳食中得到补充。但是当人体发生疾病或处于病理状态时,就需要补充丢失的微量元素。
补充人体微量元素有直接法与间接法两种途径。直接法包括注射、输液、内服、喷雾吸入以及外用等;间接法则是通过提供富集该种微量元素的食物,经过人体吸收后达到补充目的。后者是补充微量元素的主要途径。提供富集微量元素食物的途径主要通过富集技术获得。
补充微量元素时必须注意,在人体内各种微量元素的量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中,补充或摄入过量不仅浪费,而且会产生不良作用。例如,用喷雾吸入法补充锌,正常人一般不需要,否则可以引起鼻及支气管黏膜的萎缩和脑血栓形成。又如铜,人体摄入过多时,可使血浆中去氧化酶活力下降,不能阻止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而这些产物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可导致肝硬化。再如硒,正常人不需要额外补充,摄入过多可引起硒中毒,引起神经、消化、呼吸系统紊乱。
总之,人体缺乏微量元素时应当补充,摄入过量或中毒时应当及时治疗。检验食物中微量元素含量或测定人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可以判断在该地区的人群中可能发生的微量元素缺乏病。食物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或人体内该种微量元素含量过低,可考虑补充该种微量元素。食物中微量元素含量过高,应当找出原因,避免食用,在这种地区生活的人群可以迁往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