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怎么处理?

林紫嫣林紫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患者女性,57岁,因“恶心、呕吐伴腹胀3天”入院。既往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10年,门静脉高压6年,消化道出血2次。 入科时查体:T 38.4℃,P 96次/分,R 22次/分,BP 120/80mmHg。急性患病状态,神志清醒,语言清,营养状况差,消瘦,表情痛苦,四肢厥冷,皮肤黏膜干燥,呼吸急促,自诉腹胀如鼓,无肌张力增高,步态欠稳,走直线困难,脚距增宽。

腹腔积液检查:腹围83cm,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全腹部饱满,可见胃膨胀,脐孔处可见一长约5cm手术瘢痕,质软,无触痛。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心界尚容,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区即击痛,肾区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WBC 5.4×10^9/L,N% 84%;Hb 85g/L,Plt 76×10^9/L。B超提示腹腔积液。诊断性检查:CT提示慢性重度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治疗经过:给予保肝、退黄、白蛋白支持以及胃肠外营养等治疗,并抽取腹水做常规化验和生化全项检查。 结果:腹水的生化检查显示,乳酸脱氢酶(LDH)>55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20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0U/L,血清钠125mmol/L,血清氯96mmol/L。

腹水的常规检查可见细胞数大于5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大于35g/L;细胞内细菌(+)。 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诊断为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大出血,休克,肝肾综合征,低钠血症,电解质紊乱。经输血、输液,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补充钠盐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复查血常规基本正常,尿量逐渐增多,腹胀消失,食欲好转。

讨论 关于肝脏疾病所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出现大量腹水和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 (1)放置引流管持续低流量抽吸腹腔积液;

(2)腹腔灌洗,采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灌洗腹腔,每次500~1000ml,反复灌洗至液色清亮,然后再回输体内;   (3)腹腔内注射药物,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透明质酸酶、巴曲酶等,促进腹水吸收。还可以应用利尿剂、腹膜透析等方法。 对于上述治疗措施无明显缓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腹胀者,可行腹腔镜辅助下穿刺置管引流术,直接排空腹腔积液。

本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腹胀进行性加重,考虑有消化道穿孔可能,病情危急,及时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有一直径约2cm破口,有胃内容物溢出,予以修补;横结肠系膜上有两处穿孔,分别约1.5cm×1.5cm和1cm×1cm,切除破损的溃疡面,并用肠粘连缝合针线加固。同时发现左肝外侧叶有一结节,仔细钳夹、剥离结节周围纤维组织,完整取出结节,切除病变的肝组织,并清扫周边炎症粘连的组织。

术中腹腔积液约1000ml,颜色乳白,稍混浊,液温和体温接近。

术后病理报告:①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②结肠炎伴局部糜烂,轻度炎性渗出。③肝硬化,结节形成(胆汁性肝硬化)。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特殊不适主诉,食欲好,精神佳,于出院前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口服护肝片、复方益肝灵颗粒等药物巩固治疗。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从人愿从人愿优质答主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腹水性质一般为漏出液,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在肝硬化各种并发症中,腹水并发感染时病死率最高。腹水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与门静脉高压、低白蛋白血症、肝淋巴液产生增多、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等因素有关。

腹水患者一般均有肝功能损害,且肾功能受损,此时给予高蛋白饮食,易产生氮质血症,可诱发肝性脑病,应予重视。腹水患者应给以高热量、易消化无油 diet,热量达2500-3000kcal/d,蛋白质50-70g/d,并补充多种维生素。若有肝脏损害,应根据肝功能受损程度给予不同限量的蛋白质饮食,一般为30-50g/d。

腹水患者常有钠潴留,即使腹水量较大者,血钠也多属正常,因此无需钠盐。但有轻度水肿者,进盐量在1.2-2.0g/d,严重水肿者应进无盐饮食,钠摄入量应小于500mg/d,相当于无盐饮食加酱油10ml/d。腹水患者长期限盐及服用利尿剂,往往有低钠血症,因此在无合并应用利尿剂的情况下,适当补充钠可明显增加利尿剂的疗效,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进低钠饮食,钠摄入量为500-800mg/d,相当于无盐饮食加酱油10-15ml/d。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