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画眉鸟叫的好?
从检最佳答案
“叫得好”这个评语是很片面的,评价画眉的好坏应该从多方面来判断。 但“会叫”这个特点的确可以作为选购画眉的一个依据之一。所谓“会叫”就是画眉鸟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抓、捉、推、赶、打)的时候能发出鸣叫声进行自卫。能“叫”不仅表示鸟的敏感度高且身体健康无暗疾,同时也意味着该鸟具备学舌的条件——毕竟能自主发声和模仿他人发声是两码事。
当然,有些鸟虽不能自主发声但却可以模仿他人的声音,这样的鸟也会“叫”——只不过这种“叫”是学舌而非本能反应。所以判断一只鸟会不会“叫”还需要结合它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观察。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选购一只爱“叫”的画眉呢?因为“叫”可以训练——“叫”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能力。一只小鸟若从小缺乏训练的机会,长大后即便有训鸟师刻意纠正它的错误习气,它也很难彻底改正;反之,只要及时引导、矫正,再小的鸟儿都可以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从小开始培养一只画眉“叫”的习惯并逐步纠正它的错误发音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它在今后的驯养过程中更容易接受教徒说话(教徒与画眉交流时使用语言作为工具),更快学会新曲调,更准确表达自身的情感意愿…… 一只爱“叫”的画眉潜力都是无限的,因为它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可塑性是建立在科学饲养、合理激发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否则只会事与愿违。 因此挑选爱“叫”的画眉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它的行动举止,看看是否有暗疾或不良习惯等。如有则应慎重购买。
在众多的候鸟中,最先北飞又最后南移的,是有着"春官"美誉的画眉鸟。每当我们听到那清脆响亮的画眉鸣叫时,就有一种春意浓浓、岁月静好的感觉。
画眉鸟生活在林缘、灌木丛、竹林及村落篱笆等灌丛。画眉喙稍长且阔,上面有毛的皱褶,胸腹部的羽毛黑色。画眉喜食谷粒及植物的果实与种子,还喜食蝗虫、蟋蟀、蛾类幼虫等害虫,是农林益鸟,应该重点保护,禁止捕捉。
画眉的性别差异不太明显,人们分辨雄性雌性画眉,可采用下面这个方法:用木棍挑逗新抓来的鸟,张口尖叫应战的,是公鸟,否则则是母鸟。另外,笼养的公画眉比母画眉毛色更亮,嘴也红亮一些。
公画眉春末鸣叫声音洪亮,婉转动听,具有音色圆润、细腻动听、流畅甘美、节奏鲜明等特点,被誉为“鹛类鸣唱之王”。但是,不是所有的公画眉都能唱歌。“唱”得好与坏,首先要看鸟儿的长相。上品的画眉鸟在长相方面有以下标准:
(1)眉宽:从眉眼上方向后扯宽。如出现两眼全被眉盖住,眼边又不黑,叫不上色,就谈不上是上品鸟了。眉稍宽一些、色浓一些,唱的歌就好听,眉短色淡的鸟,音色就不太悦耳动听。
(2)嘴红、亮、大、厚、长:唱歌时上下颌张合自如,响亮有穿透力。
(3)顶点圆,色正:顶点过尖或顶点无毛露出,都不是上品鸟。顶点无毛可能是顶点过尖,抓鸟时碰掉毛,也可能是先天缺乏顶绒所致。
(4)眉眼间距短:两眼距短的鸟,其头就显得灵秀,唱歌好听。如眉眼拉开,其头就大,眼又被眉挡住一部分,显得乌眉遮眼,不是上品鸟。
(5)额子黑:额子即两眼之间及眉根上部分,此部分的肤色黑而紧,无黄线,如出现黄线,叫声就比较生硬。
(6)眼底黑、亮:眼底黑亮与音色清脆甘美有直接关系,否则其音发浊。
(7)耳晴明、小:耳晴大叫不出上品,且眼神也缺乏灵动。
(8)颏白、亮:唱起歌来,白亮的颏部上下张合分明。
除了长相外,“唱功”也与其年龄相关。一般在1-2年生的青少年时期嗓音最美。所以只有养画眉鸟的人,才明白为何会有"百听不厌"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