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爱啃骨头?
狗的祖先是狼,狼是动物界中极少数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的杂食性动物之一,所以从狼的进化史来看它既有吃肉的习惯也有吃草啃骨头的习惯,而这一点在狗的身上得到很好的遗传和保留。 狗天生就爱啃咬东西,这是它们的天性;对于狗来说啃骨头不但能消磨时间解闷而且既能满足它们爱吃肉的天性又能享受吞嚼大块食物的快感还能磨牙去除牙结石、预防牙周病。同时狗对不同骨头的选择也很挑剔,比如鸡骨鱼骨比较脆不能啃咬,猪牛大骨又太硬不适合,只有猪羊等小型动物的骨头才适合于被狗啃咬,这就是我们常给宠物狗喂食猪牛羊等小型动物的蹄膀、腿骨的原因所在了! 所以为了讨好主子,铲屎官们应该多给狗狗准备一些适合啃咬的骨头哦~
其实不光狗喜欢啃骨头人也不例外。 在古代人们还不太了解卫生知识的时候,一般人的牙齿都会或多或少有点蛀牙现象,这是因为长期食用坚硬的食物造成的,古人为了恢复原有的牙齿健康便开始食用较易咀嚼又不损害牙体的食物如动物骨骼(主要是骨头)来代替肉食以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慢慢的这种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形成现代人类喜爱啃食骨肉的一种嗜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并开始使用一些工具来防止蛀牙的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摒弃啃食骨肉的传统。因为骨骼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这些元素是现代人难以直接从日常饮食中得到补充的,并且直接啃食肉类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且会感染寄生虫或细菌引发疾病,因此啃食骨肉还是一种比较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骨头比较硬很容易划破胃肠道从而引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的危险,所以像鸡鸭鹅之类的禽类小骨是不适宜食用的,同样容易刺破胃肠导致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因为狗是食肉动物,它要摄取营养。 吃骨头的习惯其实是和人类一样的,在几亿年的进化中,它们都喜欢吃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动物性食物,而骨头中含有大量的这些营养成分,所以对它们的健康很有好处。另外,有些小动物还会把骨头放在口中咀嚼,这样可以把里面的钙、磷等微量元素释放出来再被吸收利用。 所以我们给它们准备一些富含氨基酸的高蛋白的肉类是很有必要的,但像鸡架子这样的含有人类牙齿磨损后的颗粒残渣,还有鱼刺之类的硬物就不能喂了哦(如果发生卡主的情况)! 如果实在不想让它们吃的话可以买磨牙棒或者是宠物零食来代替;当然,最好的方法是给它们准备一个够大的玩具,比如球呀或者玩具熊啊什么的,这样可以减少它们对骨头和家具的损害啦~
最后提醒一点,刚煮熟的肉不宜让宝贝们马上吃到嘴里哦~~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到你哟~
主要原因就在于骨头中的骨髓,以及靠近骨髓部分的骨头中富含油脂,这种东西对于狗狗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同时啃骨头也是一种乐趣,尤其是对于精力旺盛、口腔欲强的狗狗。而我们经常听到某某狗狗因为吃骨头堵到喉咙、胃肠或者消化道以及发生肠胃炎等等,这也是真的有发生的,但是这并不能代表给狗狗吃骨头就有问题。
当然如果狗主人想给狗狗吃骨头的话,也是需要注意的。
1、只能给狗狗吃牛、羊或猪的肋排骨头或者是鸡脖子之类的,千万不要给狗狗吃鱼骨、海鲜壳和鸡翅鸭腿这种大块骨头,这些骨头较为尖锐,很容易扎伤狗狗的舌头、口腔甚至食道、肠胃。并且这些也不易折断和嚼碎。
2、给狗狗吃的骨头,不能是煮熟的。煮熟的骨头非常容易折断和嚼碎,而且非常尖锐,吃到肠胃也容易划伤胃肠道。并且煮熟的骨头中含有的磷还容易影响钙吸收,诱发钙缺乏和软骨病。
另外对于消化不好或者肠胃敏感的狗狗,吃骨头就需要注意点,最好是将骨头用凉水浸泡4个小时以上或者隔夜,把骨头中的草酸浸出来,这样给狗狗吃就更加安全了,也更容易消化。